- 四念珠
- The four classes of 'prayer-beads', numbering 27, 54, 108, or 1, 080, styled [lang id =1028]下品, [lang id =1028]中品, [lang id =1028]最勝, and [lang id =1028]上品, lower, middle, superior, and most superior.* * *﹝出金剛頂瑜伽念珠經﹞ 念珠者, 佛令眾生欲滅煩惱, 當持數珠, 常隨其身, 專心繫念諸佛名號。 故說數珠之多少, 功德之勝劣, 而有四種之不同也。 金剛薩埵菩薩偈云: 念珠功德有四種, 上品最勝及中下, 一千八十以為上, 一百八珠為最勝, 五十四珠以為中, 二十七珠為下類。 手持念珠當心上, 靜慮離念心專注。 設安頂髻或掛身, 或安頸上及安臂, 由安頂髻淨無間, 由帶頸上淨四重, 手持臂上除眾罪, 能令行人悉清淨。 (淨無間者, 無間地獄之業得清淨也。 淨四重者, 殺生、 偷盜、 婬欲、 妄語之業得清淨也。 ) 〔一、 一千八十珠為上品〕, 此珠為上品者, 以其數多, 若持此珠念佛名號, 則功德利益極為上品。 準校量數珠功德經云: 此珠若以木槵為者, 或掐一過, 得福千倍; 蓮子為者, 得福萬倍; 水晶為者, 得福千億倍; 菩提子為者, 得福無量也。 〔二、 一百八珠為最勝〕, 此珠為最勝者, 以其數次於上品。 若持以念佛名號, 則功德利益為最勝也。 若以木槵、 蓮子、 水晶、 菩提子為者, 其持掐所得之福, 亦如前也。 〔三、 五十四珠為中品〕, 此珠為中品者, 以其數又次於前。 若持以念佛名號, 則功德利益為中品也。 若以木槵、 蓮子、 水晶、 菩提子為者, 其持掐所得之福亦如前也。 〔四、 二十七珠為下品〕, 此珠為下品者, 以其數又次於前。 若持以念佛名號, 則功德利益為下品也。 若以木槵、 蓮子、 水晶、 菩提子為者, 其持掐所得之福, 亦如前也。 然此皆以珠數多寡而分四品之別, 若能專心持念, 則功德平等而無異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